日期:2024/4/25
来源:
1、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1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腰椎骨与软组织(关节突关节、椎板、黄韧带、椎间盘等)发生形态与组织结构的变化,导致中央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处狭窄,使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受到压迫,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退变性、先天性、峡部裂滑脱、外伤性、医源性、代谢及内分泌疾病等。临床上以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为主,多见于老年人。
2、腰椎管狭窄症有什么临床症状?
①间歇性跛行:当患者步行一定距离(数米-数百米)后,出现一侧和双侧腰酸、腿疼、下肢麻木、无力以致跛行,当弯腰、蹲下或坐下休息数分钟后又可继续步行,但距离较正常人为短。因有间歇期,故名间歇性跛行。跛行的间歇距离可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而逐渐缩短,严重者不能下地行走。
②腰背痛: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腰背痛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相比常常较轻微,并且有慢性加重的趋势。有些患者不活动时出现的疼痛,当活动数小时反而减轻,但当活动时间过久反而可产生较原疼痛更加剧烈的疼痛。而椎间盘突出产生的疼痛以活动时为主,休息时则可缓解。
③根性症状:当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狭窄时,可出现下肢神经症状,表现为放射性下肢痛、麻木、发凉或肌肉萎缩无力。
3、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保守治疗】
1、卧床休息:减轻腰部负荷
2、制动:腰围、外固定支具,外界加强稳定性
3、牵引:缓解肌肉紧张、调整小关节位置
4、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萘普生、布洛芬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椎管狭窄患者手术的主要适应证是保守治疗无效且疼痛加重的患者。由于主要的症状是腰背痛和一些腿部疼痛,因此术后疼痛缓解可能不完全。手术操作预期可以缓解造成跛行的腿部疼痛,同时背部疼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较好预后因素包括椎间盘突出、单节段狭窄、肌力下降持续时间6周以内、单一的根性病变、年龄小于65岁。导致较差预后的因素包括抑郁、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较髙的体重指数、脊柱侧弯及影响行走的一些疾病。
关于手术治疗的研究很多,大多数研究显示手术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优于保守治疗。椎板切除减压术和开窗减压术都是腰椎管狭窄可选择的术式。如果切除的骨质过多损害了脊柱的稳定,或者出现了峡部裂型或退行性腰椎滑脱,或者伴有后凸畸形时,那么就需要进行融合术。其他进行融合术的重要指征包括初次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退变、减压术后出现复发性椎管狭窄或椎间盘突出。椎板切除术适用于有严重的、多节段椎管狭窄的老年患者,而开窗手术,包括保留后侧中央结构的双侧椎板切开术和部分的开窗手术,都是可供椎间盘完好的年轻患者选择的术式。
推荐新闻
电话:0558-7210196
地址:涡阳县城关镇胜利路112号(老院区)
涡阳县城关镇向阳南路急救中心(新院区)
患者朋友:你在就诊过程中如有不满意之处,请第一时间拨打以下投诉电话:
2867680(院纪委办,正常工作时间)
7210196(总值班室,非正常工作时间)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二维码
快捷预约挂号